马上评|提升企业感受,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

马上评|提升企业感受,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

把我抛弃 2025-02-05 财经报 17 次浏览 0个评论

2月5日,蛇年首个工作日,上海“新春第一会”如期召开,并发布优化营商环境8.0版行动方案。

就在当天,丰田汽车公司宣布,与上海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,将在金山区独资设立雷克萨斯(LEXUS)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研发·生产公司,计划于2027年投产;特斯拉宣布,将于2月11日上午在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举行投产仪式。

外资企业纷纷“投票”的背后,是上海对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孜孜以求。评论员注意到,自2018年开始,在岁末年初召开全市大会,讨论新一年优化营商环境方向,已经成为上海的重要传统。作为中国参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的样本城市,上海连续八年在新年开篇吹响优化营商环境的号角。这也是上海进一步深化对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,准确把握好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的实践要求,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,不断提高政策服务的整体性、清晰性、便利性,一以贯之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新进展,助力企业在沪实现更好发展。

今年的8.0版行动方案,题为《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》,“提升企业感受”——通俗易懂,直接明了,更加务实。

营商环境好不好,企业说了算。企业的实际感受就是最真实的评判,企业的一线反馈就是最宝贵的意见。这次方案特别提到“要强化政企沟通,建立商协会与行政执法部门的沟通对话机制”“协同完善高效畅通的12345涉企热点诉求闭环解决机制”等措施。

先聆听问题、收集问题,才能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。政府部门要做好服务者,首先要做一位聆听者。

而服务工作做得好不好,企业才是打分人。

2024年,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提出,更加关注经营主体的实际感受,规定通过企业调查来评估的指标分数占比达到三分之一。上海市工商联开展的一项企业调查显示,上海企业经营主体对营商环境政策文件7.0版的总体满意度达到了96%。这体现了上海企业对营商环境的广泛认可。

高评价的背后,是一份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。

2024年,上海提出的五大行动150项改革举措全面完成。“随申办”企业云新接入64项企业办事服务事项,线上人工帮办累计帮办超71.9万次,满意率98.42%;88万余家经营主体的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,减免罚款金额超11亿元……这些成绩是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化身“服务员”,一点一滴做出来的。

在上海,涉企服务的方式方法也在与时俱进。能线上解决的,就不必线下来回跑;能用技术手段解决的,就不必耗费人力。

就在今天上午,上海某仓储公司负责人许轶文,第一个来到浦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范围变更业务,这原本是一道较为复杂的事项,但许轶文直言“不到10分钟就办好了”。高效率的背后,是工作人员年前就为其列出所有材料清单,然后提前进入线上预审。

当然,营商环境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新的场景也在提出一些新挑战。

近些年,跑偏的网络舆论时不时对企业经营造成干扰。上海今年的方案提出,建立“黑名单”制度,有效遏制恶意滥用举报权利的职业索赔行为;对编造传播虚假不实信息、以处置负面信息为由要挟企业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。这些举措直面网络热点,针对性很强,旨在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的痛点。

一方面是全方位无微不至的服务,另一方面是尽可能做到无事不扰。

为消除企业疲于应对行政检查的烦恼,2025年上海全面推行涉企行政“检查码”,助力实现无码不检查、检查必亮码、查后可评价;同时实施“双无”清单机制,即在各行业领域形成“无感监测”对象清单和“无事不扰”事项清单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方案每一项措施都明确了对应的责任单位。如此权责明晰,既便于职能部门在自己的“责任田”里开展工作,也可以避免部门之间相互推诿,从而促进政策迅速、精准、高效落实,直达企业。

身后有盾,轻装上阵。当企业真正感受到公平、便捷、安全、温暖,就可以迸发出无穷的活力与干劲。

七年来,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已颁布1101项任务举措;截至2024年底,上海实有企业289.87万户,密度居全国第一。说到底,优化营商环境,不仅表现为政务服务效率的提升,更要通过制度改革切实帮助企业提升生产效率、降低经营成本,最终助力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,促进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创新模拟,本文标题:《马上评|提升企业感受,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
网站统计代码